“村湾夜话”点亮乡村“夜生活”
12月2日晚,雁门口法庭来到雁门口镇常家山村开展“村湾夜话”活动,将法治教育的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夜色中,大家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法律知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欠条一定要明确对方的身份信息,不要有错漏及模糊之处,像什么‘张老板’这样的含混写法就不可取!”
活动伊始,雁门口法庭庭长汪烊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有关民间借贷、劳务合同纠纷的法律条文及注意事项,鼓励大家敢于、善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期间,他结合辖区真实发生的养老诈骗案例,提醒在场老人们要提高警惕,做到高回报投资不信、陌生电话不接、不明链接不点,捂紧钱袋子、守好血汗钱。
针对交通事故频仍的情况,汪烊结合具体数据,规劝村民们抛弃侥幸心理,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呼吁大家年关将至,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平安驾驶。面对大家关心的邻里关系问题,汪烊引导大家互让互谅,切莫意气用事,善于利用村委会、调委会等平台沟通解决矛盾,共同守护和睦温情的邻里关系。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村民们纷纷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汪烊都一一耐心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其他部门也结合各自职能,认真倾听村民们的诉求和意见建议、解答群众疑问,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想实招、出实策。
“今天的活动有意思,以前没想过借钱还有这么多门道!这样的法治课很生动!听得懂!”现场村民爽朗地表示。
民之所安,法之所系。京山法院将继续以“村湾夜话”“法治夜校”等普法活动作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不断扩大覆盖面、精准度,将法治力量融入群众,把法治服务工作做深做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