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以精神高地赢得发展高位
荆门新闻网讯(特约记者翟存波 通讯员王君)一季度,京山全县共受理行政审批零收费事项7457件,免收金额88.06万元,分别增长21.5%、28.7%;前三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2亿元,增长45.0%;到目前,全县查处“庸懒散”问题16人,其中立案查处4人。
“从上面三组数据可以看出,京山的环境在优化,发展在提速,但效能建设仍要进一步深化。”4月14日,京山县委书记胡小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效能风暴”行动动员会议精神,持续推进效能建设, 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投资环境、干事环境。
为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零收费“京山模式”,该县围绕“四最四零”目标,投资1300万元新建了县政务中心,25个单位进驻,设立服务窗口43个,推进“一网式”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实施“一门式”办结,开辟了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京山县召开了全县贯彻落实全市“效能风暴”行动精神会议,在县“四大家”班子及乡镇和县直部门中开展“领导作表率、乡镇抓亮点、部门创特色、垂管(单位)比贡献”活动,在所有公职人员中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活动,进一步深化干部管理“三三制”,着力提升了党员干部干事 “精气神”。
该县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21条具体措施,确定了20家重点企业、20家个体工商户为环境监测点,聘请了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代表担任优化发展环境特邀监督员,加强对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督,全力打造环境高地。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县“四大家”班子成员开展包联项目季度述职,成立了包装专班、洽谈专班、落户专班等三个项目工作专班,实行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班子脱产服务、一抓到底”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向重点企业派出了50个驻企帮扶工作队,强化服务保障。一季度,全县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3个,新开工亿元项目9个;新增规模企业20家,达到232家,总数居全市第一。
突出工作纪律、公车用管、窗口服务、廉洁从政等工作重点,在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重点督查,每天进行专班暗访,着力整治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领导作风上的“假浮蛮”和为政不廉上的“私贪奢”,将全体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列入了监督范围。
效能建设催生干事激情。针对春旱严重的现象,该县1000多名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投入抗旱劳力8.5万多个,运用抗旱机械6500台套,调配抗旱用电1050万千瓦时,投入抗旱资金3568万元,新增有效蓄水820万立方米,调整种植结构22.3万亩。
环境优化促进发展加速。一季度,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61亿元,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3.59亿元,分别增长13.8%、25.5%,在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县域经济实现高开高走。(据4月15日荆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