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调解化解遗产纠纷
近日,京山法院宋河法庭依法成功调解一起法定继承纠纷,为当事人化解积压多年的家庭矛盾、修复情感裂痕,切实保障了各方合法继承权益。
吴某与前妻育有一子吴甲,与第二任妻子秦某育有一子吴乙,吴甲与妻子佘某育有女儿小吴。2015年,吴某因意外事故骤然离世,未留下遗嘱。根据法定继承相关规定,秦某、吴甲、吴乙均属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遗产分割期间,吴甲又因病去世,且同样未留遗嘱,使原本复杂的继承关系更添波澜。
经核查,吴某、吴甲在京山、上海、桂林等地均留有多处房产,且遗产所涉房产、房屋出租金、车辆等权属关系错综复杂。各方因遗产分割事宜多次协商无果,佘某、小吴遂将秦某、吴乙诉至宋河法庭,请求依法处理遗产分割事宜。
庭审中,承办法官姜文在充分听取各方陈述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准确表达诉求、厘清争议焦点。双方分歧主要集中在“需要继承的遗产范围认定”“遗产的价值评估及分割比例认定”两方面。由于对所涉遗产的价值判断不同、继承份额理解不一,双方在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加之秦某身处外省、未能出庭应诉,沟通难度进一步加大,案件审理一度陷入僵局。
遗产分割不仅是法律问题,更牵连亲情、关乎家庭情感的维系。庭审结束后,姜文并未放弃调解可能,主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秦某,耐心释明法律关系、分析各方权益,并剖析潜在的法律风险。经过反复沟通、释法明理,秦某最终决定从广西赶至法庭参与调解。
调解当天,在承办法官主持下,双方围绕房产、租金、车辆等权属,遗产继承份额,遗产价值折算及后续手续办理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承办法官结合案件实际,从法律适用、执行可操作性等维度给予建议,并从亲情角度疏导双方情绪、唤醒情感共鸣,逐步缩小分歧。日影转斜,调解室的氛围也从剑拔弩张转向坦诚平和,最终,经过6小时的“面对面”协商,双方当事人放下芥蒂,就遗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承诺相互配合办理相关房屋过户手续。至此,该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