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耐心+责任心=化解纠纷
宋河人民法庭调解一起赡养纠纷侧记
“我在这里过得蛮好,多谢你们彻底解决了我的养老问题!”2013年12月4日,京山县人民法院宋河人民法庭庭长秦必先到宋河镇福利院回访一起赡养案件当事人覃义时,覃义笑容满面地说。冬日的暖阳,老人欣喜满足表情,让法庭干警不禁想起了两个多月前与此迥异的情景。
9月23日早上七点半,阴云笼罩的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当宋河法庭干警打开大门的时候,眼前的一幕令他们惊呆了:在法庭大门旁的角落里,一个垂暮老人蜷缩着躺在一片破凉席上,旁边站着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婆婆。一见法庭的工作人员,老人斜躺着扭过头,不停地以双手作着揖,呢喃着“人民法院要给我作主啊……”,法庭干警慌忙上前询问。原来老人名叫覃义,现年77岁,是宋河镇同升村的农民,身边站着的是自己的老伴。自己含辛茹苦的养育了六个子女,现在不能劳动了,且腰锥病发作,疼得走不了路,大儿子覃大却对自己不管不问。因无钱交纳医疗费,只得从医院出来,无奈之下才睡在法庭门口,寻求法律帮助。
法庭干警在得知老人现有2子4女后,便一一与他们电话联系,要求来接老人回家,但老人的子女都以工作忙或者老人不应由其赡养为由推脱。得知覃大就在镇政府工作,随即找到覃大做工作。覃大表示愿意来处理此事,但在法庭门口与老人交流几句后,双方又言语不合,覃大遂扬长而去,丢下孤零零如乞丐般的两位老人。
正在县委党校学习的法庭庭长秦必先在得知上述情况后,及时与镇政府联系,协商调处办法,并安排法庭工作人员会同村干部将老人送到医院。干警张万启为老人垫付300元住院费,又与镇司法所联系,为老人申请司法援助。宋河法律服务所的高炳卫主任决定义务为老人提供法律服务。起草诉状时,老人说按照分家协议,自己应由大儿子抚养,小儿子负责养老伴,因此要求只起诉覃大。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高主任遵从了老人的意愿。为解决老人当务之急的医疗费,法庭依法对覃大采取先予执行措施,从其银行存款中划拨1万元作为老人诉讼期间的住院及生活费用。在诉讼过程中,法庭工作人员五次到同升村向走访邻里及基层干部,了解情况。多次致电老人的子女,询问他们争议起因,告知他们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动员他们到医院去看望自己父母。因担心老人在医院的生活无人照料,法庭工作人员还多次到医院看望老人。
为了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法庭邀请多名镇、村干部及老人的子女和邻居来参加旁听庭审。庭审初期,覃义痛斥覃大不尽赡养义务。而覃大则指责覃义将家务事诉诸法庭,掉了自己的脸面,且对家庭财产分割不公。在唇枪舌剑中,双方之间的亲情就像切开的两块藕片之间的细丝一样快要断掉了,庭审也一度陷入僵局。法官与镇、村干部于是分头做工作,对覃大讲述法律有关赡养规定,讲述父母将他们六个子女养大的艰辛,讲述其父目前的凄凉处境,希望他能抛开鸡毛蒜皮的纷争,负起赡养责任,让老父安度晚年。同时希望覃义多为儿子着想,理解儿子的难处,少说伤害亲情的话,不提过分要求。经法庭与镇、村干部近4个小时面对面的疏导,背靠背的调解。双方之间的怨消了,气顺了,心近了,情亲了,最终高高兴兴达成了调解协议。覃大自愿赡养老父,并出资将覃义安置到宋河镇福利院生活,表示要经常抽空看望覃义。覃义也表示谅解覃大,并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给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