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开学法治第一课,开讲!

时间: 2025-09-03 16:07 来源: 政治部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校园里又恢复了书声琅琅、迎来了崭新气象。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京山法院普法小分队也纷纷“就位”,早早来到校园,与同学们一起解锁别开生面的“开学法治第一课”。

 

青春与法治同行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5438_512_副本.jpg

  时间:2025年9月1日

  地点:屈家岭第一中学

  9月1日下午,京山法院青年干警成长营宣讲团成员走进屈家岭第一中学,以法治力量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宣讲伊始,新市法庭法官张昭向同学们清晰界定了“校园欺凌”的多样面孔:不仅包括显而易见的肢体暴力,还涵盖隐蔽的言语侮辱、网络谣言,以及社交孤立等行为。针对欺凌成因,张昭耐心剖析欺凌者和受害者的心理特点,帮助大家从不同角度反思欺凌问题。通过对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的剖析,张昭提醒同学们恪守底线、切勿越界,否则就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法律责任。她还传授了实用的预防与应对妙招,并寄语同学们: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成为沉默的受害者或冷漠的旁观者。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校园欺凌行为勇敢说“不”。

  随后,刑庭法官助理李利飞结合近年来高发的涉未成年人诈骗案件,向同学们揭露了“游戏账号买卖诈骗”“网上刷单骗局”“免费礼品诱导扫码诈骗”等诈骗陷阱。结合办案经历及真实案例,他逐一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伎俩,提醒同学们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培养防骗意识及甄别能力,并归纳出防诈骗“三不锦囊”:不轻易透露家庭住址、父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下载不明APP;不向陌生人转账或提供付款码。遇到可疑情况时,务必先与家长、老师沟通,避免落入圈套。

  课堂最后,张昭、李利飞以有奖问答的形式开展反欺凌、反诈骗“实练”,将气氛推向高潮。“如果同学恶意孤立你,你该怎么做?”“陌生人说扫码送周边能信吗?”问题甫一抛出,台下立刻“炸开锅”,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答对的学生捧着小礼品笑容满面;未答对的学生也在干警的耐心讲解中收获知识、加深记忆。掌声、笑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堂寓教于乐的法治课画上圆满句点。

 

童趣中的法治启蒙

1.jpg

  时间:2025年9月1日

  地址:孙桥镇陈集小学

  同一天,孙桥法庭干警们带着“《民法典》魔法课堂”走进了陈集小学。孙桥法庭庭长谢冰斌从“《民法典》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在生活中怎么用”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小朋友们的生活日常及心理特点,抛出一连串鲜活有趣的问答题:

  “7岁的小明偷偷用妈妈的手机充值游戏,妈妈发现后能否找平台追回这笔钱?”“10岁的小华刚收到压岁钱,随后用钥匙划坏了张叔叔的车,赔偿问题该怎么处理?”“放学路上被狗咬了怎么办?若是自家的狗咬人了又该怎么办?”

  这些妙趣横生的生活提问让孩子们立刻来了精神,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在干警们的引导下,在抢答与思考中,抽象的法律条文被具象为身边的点点滴滴,也让小朋友们逐渐明白,《民法典》并不是遥远的“大道理”,而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能解决身边问题、守护自身权益的“护身符”。

  答题赠送的小礼品除了笔本文具,还有《漫画民法典》系列丛书,小朋友们捧在手里爱不释手。小小礼物不仅带来了小小惊喜,更在他们心中激发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热情。

 

  筑梦新起点,法启少年心。

  愿莘莘学子们在法律的陪伴与护航下,怀抱梦想、心向阳光,健康、自信、勇敢地走向未来,迎接属于他们的灿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