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社论:天不作美 人要作为

时间: 2013-09-06 15:33

   

炎炎盛夏,京山3520平方公里土地在烈日下烘烤,百万亩农作物在高温下煎熬,80座水库、24000多处塘堰在久旱之下干涸。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大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密集调度,强力督办,要求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指示,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的讲话精神,万勇书记和肖菊华市长的工作要求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一抗三保”,用百倍的努力抵御严重旱灾。这是决战的号角,它向65万京山儿女发出与旱魔较量的最强音:天不作美,人要作为!
  天不作美,旱情加重。今年以来,全县各地降雨跟去年比明显减少,特别是入夏以来连续20多天没有降雨,连续20多天35℃以上高温,创下京山历史同期新高,伏旱严重。全县库塘堰坝蓄水严重不足,库塘堰坝存水日渐枯竭。农作物大面积受旱,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出现严重困难。
  人要作为,希望在前。面对大旱,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抗大旱、抗恶旱的思想,全面开展“一抗三保”,蓄水保水抗旱、科学调水抗旱、强化协作抗旱、调整结构抗旱、落实保障抗旱,凝聚了党心,稳定了民心。
  抗旱是一场政治考验,必须讲党性、讲大局、讲责任、讲担当,以超常的政治敏锐力和鲜明的政治立场投入“一抗三保”。连续几年的干旱,连续几月的少雨,持续高温无雨,关乎人民生产生活的保障,关乎321目标的实现,关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抗旱成为当前中心工作、头等大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站在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高度,积极应对,勇于担当,精心部署,将抗灾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妥善安排好灾后群众生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抗旱是一场能力考验,必须能决策、能协调、能应变、能解难,以科学的领导方式和组织方法积聚各方力量“一抗三保”。大旱覆盖全县,涉及面广,牵扯人多,突发性的矛盾多,这一切都考量我们的智慧和能力。全县党员干部要按照抗旱三级应急响应要求,坚持有水抓抗旱、无水抓改种、多头抓增收、全面抓维稳、长远抓调整,全力以赴抗大旱、抗长旱、抗恶旱。强化工作协调调度,重点围绕用电用水调度、结构调整、矛盾排查、劳动力转移,制定方案,专班落实。科学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让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安定,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抗旱是一场作风考验,必须重走访、重调研、重落实、重效率,以过硬的作风和顽强的意志深入第一线“一抗三保”。抗旱考验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执行力,是学创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和效能风暴行动的大检阅,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恪尽职守,严守纪律。领导干部要沉下去,讲清旱情雨情、讲清抗旱部署、讲清自救措施,问清生产生活困难、问清思想情绪、问清意见建议,解疑惑、解矛盾、解困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查旱情、解难题,与农户一道抗灾自救;包村干部要蹲在村里,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解决实际困难。全天候的坚守、全方位的参与、全身心的投入,将良好的形象和爱民的情怀送进群众的心坎。
  抗旱是一场精神考验,必须做到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有爱心,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带领群众“一抗三保”。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抗旱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其自发自救、互帮互助意识,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合理调水、节约用水,确保抗旱救灾有序推进,农业生产有条不紊。最关键的时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尤其要坚定信心,鼓舞士气,引导农民振作精神,坚信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坚信全面救灾的不竭力量,坚信老天无情人有情的大爱支撑,坚信有党和政府及全县人民的共同作为,天塌不下来!
  天公不作美,人要大作为。随着收获时节的迫近,旱情的持续加剧,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摆在面前。我们的目标不能变,信心不能失,力度不能减,群策群力、众志成城,以超凡的勇气和智慧、以强大的意志和力量,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不屈不挠、大旱大干的京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