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诉前鉴定+小额诉讼”,跑出解纷新“诉”度

时间: 2024-07-24 11:36 来源: 政治部

  近日,新市法庭采用“诉前鉴定+小额诉讼”程序,帮助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驶上解纷“快车道”,高效实现案结事了。

  2023年6月,姜某驾驶重型货车在某施工路段向后倒车时,因操作不当,导致车辆侧翻,造成车辆损坏、施工工地蓄水池及配套设施受损。经交警大队认定,姜某承担全部责任。姜某驾驶的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了商业三者险,案涉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后施工公司与保险公司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将保险公司诉至京山法院,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9万元。

  由于案件事实清楚、权责关系明确。为厘清当事人争议焦点、促进高效审理,收到起诉材料后,新市法庭繁案团队立即联系了姜某和保险公司,向他们告知诉前鉴定程序并释明优势。

  “诉前鉴定即是把司法鉴定程序移到诉前阶段,避免当事人在诉中变更诉求而延长审理期限。同时有利于帮助当事人明确诉请、促进调解。诉前鉴定的结果可适用于诉讼当中。”

  得到同意后,诉前鉴定程序随即启动。随后,繁案团队工作人员根据鉴定情况、结合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司法指导,引导双方形成合理预期。在工作人员的释法明理下,双方达成调解意向,案件随即转交给新市法庭快审团队进行立案审理。

  立案当天,承办法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对该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引入非诉化解渠道,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在法庭的主持下,双方顺利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保险公司于7月月底前赔付施工公司8.8万元,快审团队当场出具调解书。案件当天立案、当天调结,仅用时约2小时,因本案为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受理费用仅10元,极大降低了当事人诉讼的时间、经济成本。

  2024年,新市法庭向专业化法庭拓展,集中审理全市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及物业合同纠纷案件。为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降低当事人诉累,新市法庭首先针对交通事故案件中的鉴定问题,探索繁案团队与快审团队联动配合、高效衔接机制,以“诉前鉴定+小额诉讼”模式促进简审快结,切实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

  “借助‘诉前鉴定’程序,将能明确争议焦点的纠纷筛选出来,及时进行非诉化解。由诉前鉴定转入诉中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或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为案件的繁简分流、精准高效审理打下基础,从而缩短案件平均办理周期,跑出解纷新速度。”新市法庭庭长谢静介绍道。

  下一步,新市法庭将会进一步扩大联动范围,积极探索“诉前鉴定+小额诉讼”的融合运行机制,以其高效便捷、终局解纷的优势,促进案件实质性化解,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