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十八年纠纷终化解 法官真情调解获好评

时间: 2018-12-20 15:56 来源: 京山法院

    近日,京山法院罗店法庭受理了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一起近二十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通过耐心劝说、巧用调解,成功化解了两起矛盾纠纷。当事人也从开始的不相信法律,到案件化解后,主动给法院点赞。

    12月初,何某来到京山法院罗店法庭,要求其前夫张某依据两人当初的离婚协议,支付欠款2000元及利息。法庭受理该案后,赶到张某家中了解情况,然而,张某态度非常强硬,表示坚决不愿偿还该笔债务。法官王昆不愿放弃,耐心刨根问底,终于得知,张某在2000年时曾做过小工,当时的包工头欠他一笔工资未支付,张某到法院咨询,当时的法官经过调查发现包工头郭某已经不知所踪,张某于是放弃起诉,一直未能拿回这笔钱,自此,张某对法院也失去了信心。因这一口怨气堵在胸口,张某态度蛮横,多次拒接法官电话,很难做工作。

    王昆思虑再三,考虑到张某对法院失去信心才是问题根源所在,于是决定全力化解这起十八年前的纠纷,解开张某最大的心结。他迅速帮张某立案,连夜研究情况,列出解决方案,第二天一大早,赶到村支书家里,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挨家挨户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包工头郭某姐夫刘某的联系方式,电话联系后,刘某说自己在外地,不愿意配合,王昆反复与刘某说明利害关系,刘某终于同意与郭某核实情况后回复。当天,郭某承认了该笔债务,并委托刘某出面,核算了欠款及利息,共计1427元,转账给了张某。张某收到钱后,即刻拿出2000元现金交到王昆手里,大声说,“法院是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法院,谢谢法官,你们让我重新相信了法院,相信了法律。”然而王昆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想到何某因患有轻度抑郁症,出行不便,当天赶到何某所在的孙桥镇,把钱交付到何某手中,自此,两起矛盾得到妥善化解,双方当事人均十分满意。

    京山法院通过妥善化解民生纠纷、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提升法官素质能力,多处着力,不断完善司法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