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婚姻亮起红灯 法官机场成功调处
近日,京山法院法官冒着倾盆大雨驱车数百公里赶往武汉天河机场,成功调处了一起跨省婚姻纠纷案。一桩普通的婚姻纠纷案件,为何不在法院审判庭里办理,而要风雨兼程赶往武汉天河机场候机大厅办理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几年前,京山县人刘某在深圳打工期间认识了湖南籍男青年张某,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二人相恋并结为夫妻。婚后双方因家庭琐事矛盾不断,2009年二人开始长期分居。今年初,刘某向京山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案件受理后,办案法官多次通过原告提供的电话号码与双方沟通,希望他们能彼此包容、谅解对方,慎重考虑离婚问题。然而双方态度坚决,一致表示没有合好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法庭要求双方回京山办理,然而被告却以各种理由搪塞,表示坚决不回京山,也不提供准确的送达地址。法庭考虑到被告从未露面,仅通过电话联系,被告的身份真实性无法确定,不能冒然采用公告形式送达,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了结此案,法庭又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双方,耐心开展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在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眼看案件调解就要有了结果,但是张某最后还是不同意回京山办理。就在这个僵持阶段,原告打来电话称其近期将从杭州回到武汉,希望法庭能在武汉组织协商。于是法官迅速与被告取得联系,将这一折中办法告知张某,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张某最终答应乘飞机回武汉协商。
当天早上,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办案人员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驱车前往武汉,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汉口火车站见到了原告,然而此时张某却打来电话,称班机延误,要改签到下午1点多。是张某有意变卦还是班机真的延误?难道今天的调解又要泡汤?法官马上通过电话咨询机场,确定张某反映的情况属实,于是大家决定赶往机场等待。下午3点多钟,张某乘坐的班机终于降落。在机场,法官迅速对其身份进行了核实,组织双方现场进行协商,最终促使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至此,这桩经历了四年纷争的跨省婚姻在法官的调解下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