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荆门仲裁委员会到京山法院开展调研

时间: 2025-02-28 10:57 来源: 政治部

CH4A4319_看图王.jpg

  2月25日,荆门仲裁委员会秘书长邓华一行到京山法院调研,邓华一行前往京山市综治中心,实地调研金融争议仲裁工作情况。京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李平参加调研。

  邓华一行实地查看了综治中心诉讼服务大厅、科技法庭、荆门仲裁委员会京山联络处等,了解京山市金融争议仲裁、调解员智库配置、金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院诉讼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等情况,并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京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正军汇报了京山法院金融纠纷案件多元解纷机制工作开展情况,并剖析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方向。京山市工行、建行、邮储行相关负责人交流了通过多元解纷机制高效和谐化解金融合同纠纷的案例。随后,与会人员联系职能实际,分析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金融纠纷仲裁机制、加强人员培养、创新技术应用、深化联系协作等方面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提出中肯务实的建议。

  邓华表示,仲裁作为一种程序灵活、专业高效、保密性强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处理金融纠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荆门市仲裁委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回应了相关提问及建议,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要扩大仲裁制度的宣传覆盖面。积极整合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力量,拓展仲裁制度宣传推介的深度广度,让社会大众了解仲裁制度、认可仲裁制度、发展仲裁制度。通过宣传手段吸引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金融仲裁事业,扩充专业仲裁员队伍,为高效审理金融仲裁案件提供人员保障。

  要完善金融合同仲裁条款的约定机制。金融监管部门要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仲裁这一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规范金融合同仲裁条款,促进当事人在签订金融合同的过程中选择仲裁作为解决金融纠纷、维护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

  要将仲裁机制落实落细、抓出成效。充分发挥荆门仲裁委员会京山联络处作用,释放仲裁矛盾前端化解的制度优势,在京山市集中受理、集中办理、集中开庭金融仲裁案件,坚持特事特办、难事专办、急事即办,切实提高仲裁质效、减轻群众负担。

  要总结试点经验,加大推广力度。积极总结京山金融仲裁工作成效,并不断优化服务、强化业务支撑。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加大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市场主体的协调对接力度,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将京山模式在全市进行复制推广,唱响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品牌。

  赵李平表示,京山法院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认真研究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在荆门市仲裁委员会的指导支持下,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联动协作下,共同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的新路径、新模式,为促进京山市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京山监管支局局长杨国平,京山综治中心主任邓志安,京山法院相关负责人,部分仲裁员代表,工行、建行、邮储行、农商行、中银富登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